二十载初心如磐 市政一线写担当 ——记安康市市政园林处黄祖伟的敬业奉献之路
日期:2025-07-12
★◆“市政工程要接地气,更要连民心★■■。★◆★”兴安路改造时,他走访200余户居民◆★★◆★,将“全封闭施工”调成“错峰分段◆◆★◆”,路口的临时便民通道成了“民心通道”;每月15日的“市政便民服务日”,让井盖破损■★★◆■◆、路灯不亮等★◆■“小事”不过夜■★■★;翠屏路边坡植被挡视线天内完成修剪加装警示桩★■★★■★,被老人笑称“比儿女还贴心◆★”。这些“把群众需求刻在施工图上■◆★”的细节,串起了市民口中的“市政温度”。
阳光讯(记者 潘定安 通讯员 钱运立)在安康城市建设的画卷中◆■,总有一些身影用脚步丈量责任,以汗水浇筑民生。市政园林处党委委员■★◆、设施安全保障科科长黄祖伟,便是这样一位深耕市政一线二十余载的“城市守护者”■◆。从晨光熹微的街巷到夜深人静的工地★■◆◆◆★,他以■◆“匠心筑路、初心为民”为坐标,在的◆★■★“匠心◆■”★◆★■、防汛一线的★■“逆行”、行业创新的“破局”与服务群众的“贴心”中,书写着新时代员的奉献答卷◆■。
“市政人的字典里,群众安危永远高于工程进度◆■★■◆。”2021年汛期◆■,连续37天驻守一线的黄祖伟,用行动诠释着这份担当。暴雨夜徒手清理堵塞的排水井盖,手掌划伤仍坚持6小时作业;洪水倒灌时抬着80公斤发电机徒步2公里架电源◆★★◆■★,高血压停药3天仍咬牙坚守12小时。当3万立方米积水抽排完毕■◆◆,东坝片区48小时恢复通行时,群众送来的锦旗上“暴雨中的守护者”◆★★■◆,是对这位◆◆★■“钢铁堤坝”最朴实的致敬。
从“粗放管护”到◆■◆★“精细治理■◆”,黄祖伟牵头制定的120条管护标准,让市政园林养护有了“说明书”;“隐患排查网格化■■★◆”机制下■★★,年均整改千余处隐患;“一键报修系统◆■◆★★◆”实现★◆★■◆“2小时响应、4小时修复”的闭环管理,让城市“血管”畅通无阻。更难能可贵的是■★★■◆★,他牵头组建的◆★★“青年党员攻坚突击队”,让20余名技术骨干在实战中成长■■■■,撰写的行业论文更成了年轻工程师的◆★★“成长指南★■■◆★★”。
2003年,带着对市政事业的赤诚热爱★◆★■★,黄祖伟以★■“小学生”的姿态扎根工地。白天泡在现场学技术,夜晚钻研图纸啃规范,从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的蜕变背后,是泸康大道、赵台路等20余个重点工程的“地标”见证——他创新应用“雨污管网反开挖预埋技术”,将施工周期压缩一半;在金州路改造中建立“三维地下管线模型◆■◆”,实现“零事故”竣工★■◆■,让安康成为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工程试点★◆■。2025年主导的山体生态修复项目★★★,更让1■■◆.28万平方米山体变身“城市绿肺”,悬空观景台成了市民打卡的■◆★★◆■“生态会客厅”。
二十载风雨兼程,黄祖伟的工作日志里◆★◆◆,既有凌晨三点防汛现场的泥泞脚印■■,也有凌晨伏案修改方案的灯火通明■◆◆。从■◆◆■■“匠心人■◆★”到★■◆■“贴心人”,他用行动证明◆★■■:市政建设不是钢筋水泥的堆砌★■■◆◆,而是用初心铺就的民心之路■★★。当城市的路灯照亮归途,当暴雨后的街道重现畅通,那些浸透汗水的坚守■■◆,早已刻进安康的街巷肌理,成为新时代敬业奉献最生动的注脚■■◆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